青春正当时,返乡践真知。艺术与设计系组织学生积极响应学院团委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号召,以“我和我的家乡故事”为主题,引导青年深入家乡,开展乡情民情考察、助力家乡建设的活动。本次共有37位同学用画笔和镜头,记录家乡文化,讲述家乡故事。多样化的实践形式为大家打开更多了解家乡风情的“窗户”,鼓舞更多学生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。
冬日助医暖人心,守护健康我先行
在滨州,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王晗月在社区卫生服务站担任导诊一职,她表示:“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这段社会实践,为我打开了洞察民生健康的新窗口。在工作中看到一些老年人因缺乏健康知识,对慢性病管理上存在诸多误区时,我深感责任重大。这段经历让我收获满满,深刻体会到基层医疗服务对居民健康的重要性。未来我会继续投身其中,助力提升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。”

探访家乡特色产业,责任在肩助力家乡发展
在烟台,书画艺术专业的姜姿屹探访家乡花岗岩、大理石特色石材产业,参与家乡传统文化项目,她表示:“今年寒假的调研活动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自己的家乡,感受到石材与红色文化相碰撞带来的别样体验,未来我要借助专业特长,为家乡文旅助力,激活红色资源,赋能乡村振兴。”

文化传承“青”力量,筑梦基层助家乡
在济宁,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王梦晨参与了“青鸟计划”,她表示:“在协助社区开展宣传工作的过程中,让我对社区治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也更加坚定了我参与家乡建设的决心,更好地去书写我的家乡故事。”

投身多元实践,参与家乡建设
在青岛,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张恒铭综合调研了特色农业、公益服务业的发展现状,在撰写调研报告时立足所学专业,从文化推广、城市形象塑造、产品包装等方面为家乡发展建言。他表示:“和谐社会的画卷,需要我们以点滴行动精心描绘,此刻的努力是为了书写更好的家乡故事,作为当代青年应该步履不停,为家乡发展献言献策。”

此外,还有很多在其他岗位开展社会实践的同学,也都活跃在自己家乡的基层,他们积极参与政策宣传、课业辅导、卫生服务、安全巡查等志愿服务活动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精神,为家乡建设贡献了青春力量。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,也为家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未来,艺术与设计系将鼓励更多大学生参与家乡建设,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。
(供稿:艺术与设计系 撰稿:汤雪梅 编辑:刘杨潇逸 初审:张柏青 复审:李先瑞 终审:李金强)